

2016年江苏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三)
第29题单选 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的流域是(??)
A.珠江
B.黄河
C.海河
D.淮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关系。
应试解难:依题意,水资源供需关系=用水总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比值越大,说明供需关系越紧张;比值越小,说明供需关系越缓和。由图可知,比值最大的是海河流域(171.1%),故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
第30题单选 据图示信息推断,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的城市是(??)
A.沈阳
B.天津
C.郑州
D.上海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的城市分布。
应试解难:根据上题可知,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因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故选B。沈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上海位于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三地所在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程度均低于天津。
第31题单选 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海水淡化B.节水灌溉C.开采地下水D.南水北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南水北调的功能。
应试解难: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因此,南水北调能有效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图5示意2013年1月北京雾霾PM2.5来源统计。读图5,完成32题。

第32题单选 北京2013年冬季PM2.5来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外地传输
B.机动车
C.建筑供暖
D.餐饮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应试解难:图示为2013年1月北京雾霾PM2.5来源统计,按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外地传输(占27.6%)、机动车(占21.5%)、其他(占21.1%)、燃煤(占18.7%)、餐饮(占8.3%)、扬尘(占2.8%)。因此,比重最大的是外地传输。
第33题单选 在北京本地PM2.5来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机动车
B.建筑施工
C.城市供暖
D.露天烧烤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应试解难:除了外地传输(占27.6%),北京本地PM2.5来源按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机动车(占21.5%)、其他(占21.1%)、燃煤(占18.7%,包括城市供暖)、餐饮(占8.3%,包括露天烧烤)、扬尘(占2.8%,包括建筑施工)。因此,北京本地PM2.5来源比重最大的是机动车。
第34题单选 以下有可能加重北京冬季空气污染的是(??)
A.寒潮侵袭
B.暴风雪
C.冷锋过境
D.低空大气形成逆温层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加重北京冬季空气污染的因素。
应试解难:冬季由于地面夜间的辐射降温明显,大气低空容易出现“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层”,使得空气的水平、垂直方向交换流通能力变弱,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被限制在浅层大气中,并遂渐集聚成霾,导致空气污染。
图6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区。读图6,完成35题。

第35题单选 形成该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气候
D.贸易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应试解难:读图可知,该城市有黄河穿行其间,城市中各个功能区是围绕依托黄河布局的,可见是河流、地形主导形成了该城市的空间形态。
第36题单选 当初规划该城市石化企业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土地供应充足,取水方便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供应充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
应试解难:读图可知,石化区设置在黄河弯道形成的区域中,用水便利且土地供应充足,故选B。A、C、D三项在图中均未体现。
图7示意北丰球局部区域地壳平均厚度分布。读图7,完成37题。

第37题单选 图中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阿尔卑斯山区
C.伊朗高原
D.蒙古高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地壳平均厚度最大的地区。
应试解难: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平均厚度为70千米以上。图中显示地壳平均厚度最大的数值为70千米,且在北回归线以北,东经90°附近,故选A。
第38题单选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处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板块构造学说。
应试解难:由上题知,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撞击,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使其不断隆起形成的。故选B。
图8示意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厦门成都波兰罗兹)路线。读图8,完成39题。

第39题单选 与海洋运输相比,该货运班列的显著优势是(??)
A.安全
B.运费低
C.省时
D.运量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的优缺点。
应试解难: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大,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运行速度快(仅次于航空运输).但建设周期长,机动性差。海洋运输载运量大,运费低廉,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但航运速度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因此,与海洋运输相比,铁路运输更快,更省时。
第40题单选 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主要目的是(??)
A.加快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
B.促进中国与欧洲之间文化交流
C.提高沿线国家就业率
D.扩大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往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目的。
应试解难: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从福建厦门出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后抵达波兰的罗兹。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形成厦门连接欧、亚大陆的物流大通道,实现“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连接,扩大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非选择题:41~46小题,共70分。
第41题填空 回答问题。(12分)
概述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政治、军事措施。
参考答案:(12分)
政治:在中央,罢丞相,设内阁;行政权分属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4分)在地方,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三司分立,互相牵制。(4分)
军事: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4分)
第42题填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1935年,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1937年4月,中央在另一份文件中又指出:国民党的政策已开始了转变,进入巩固国内和平准备对日抗战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内我们必须坚持联蒋的方针,以准备全国性的对日抗战,只有同蒋介石南京政府共同合作抗日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概括指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对蒋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11分)
变化: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4分)
原因: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策改变。(7分)
第43题填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二、三条分别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还规定国会议员和总统均由选举产生,众议院人数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即奴隶)的五分之三,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宪法第四条规定联邦中央政权和各州的各自权力。宪法第五条规定如有必要可以根据一定程序增添宪法的修正案,如1791年增添的修正案规定保证宗教信仰、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的自由。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简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
参考答案:(12分)
积极意义: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创立的政体后来被许多国家仿效。(8分)
局限: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同的权利;忽视了基本人权。(4分)
第44题填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3年11月7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开始第30次南极科考活动。12月19日,“雪龙”号在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后起航,开始了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航线见图9)。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五星红旗飘扬在雪白的冰原上,我国在南极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建成。
(1)推测泰山站建站过程中(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2月7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分)
(2)简述“雪龙”号环南极大陆航行选择图示航向的原因。(4分)
(3)指出在“雪龙”号环南极大陆航行期间,可能遭遇的自然风险。(4分)

参考答案:(12分)
(1)逐日降低。(4分)
(2)航线接近西风带与西风漂流区,顺风顺水(利于航行)。(4分)
(3)浮冰、冰山(或狂风巨浪、海雾等)。(4分)
第45题填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图10示意的农业区(M)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L湖为该省级行政区最大的淡水湖。

(1)简析M地成为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指出R河流图示河段的流向与主要补给水源。(4分)
(3)简述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5分)
参考答案: (13分)
(1)(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2分)接近水源区,水源较充足。(2分)
(2)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2分)湖泊水。(2分)
(3)环境问题: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泊水质下降;(3分)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
第46题填空 图11示意我国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读图1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指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将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6分)
(2)简要说明缓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4分)
参考答案:(10分)
(1)人口老龄化严重;年少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减少。(6分)
(2)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分)
声明:本站所发布的历年真题均来源自网络,仅供广大考生参考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江苏专转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专转本”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江苏专转本报名指导入口

添加我们企业微信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专升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