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专转本网!本站为【传爱专升本】旗下门户网站,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专转本政策与资讯,具体专转本考试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城院http://www.jseea.cn/ 为准。
  • 登录 | 注册
    服务时间
    9:00-24:00
    报考解答
    还在为报考流程
    报名条件发愁?
    微信扫码添加
    发送【地区】+【年级】+【专业】

    (传爱咨考专升本老师为你解答)

    学习交流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题福利
    扫码回复【福利】领取
    在线做题
    扫码即可开始刷题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客服

    关注公众号免费领真题

    随时获取升本资讯
    随时获取升本资讯
    关闭
    江苏专转本 >自学考试 > 复习备考 > 2019年江苏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一
    一站式专升本服务平台,免费咨询让你升学无忧
    专升本老师
    专升本网资深指导老师
    免费试听
    资料领取
    咨询老师

    2019年江苏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一

    2019-12-10 19:23:00    来源:江苏专转本    点击: 考生交流群+加入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98: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考点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P100:

      (1)认识主体:

      ①含义: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②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

      A.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B.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

      C.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

      D.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③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2)认识客体:

      ①含义和构成: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②性质:客观性、对象性。

      (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①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②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③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考点3:认识的辩证运动: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P106: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

      A.含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B.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②理性认识:

      A.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B.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③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A.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B.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

      C.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①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人们是无法根据零碎不全与不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的。

      ②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P108: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

      (1)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只有经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P109:

      (1)认识的反复性产生的原因:

      ①从客体方面来考察:

      A.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显露出来。

      C.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而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

      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①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②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③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

      ②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

      ③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时间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展开全文
    —— 没找你想要的专升本资讯?预约免费咨询 ——
    你的姓名
    *联系方式
    就读年级
    就读专业
    立即预约
    江苏专转本尾部图片
    江苏专转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jseea.com/show-672-3143-1.html

    点击继续阅读>>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专转本”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2025年江苏专转本便捷服务

    · 温馨提示:由于专转本考试机会一年
    仅此一次,建议广大在校生提前备考。
    专升本考生服务

    添加我们企业微信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专升本咨询

    可为您第一时间推送专升本相关资讯